汀角協天宮寶誕

17-19/2/2008 - 天晴

大埔汀角村有近二千名居民,分別來自十多個姓氏,是個雜姓客家村,因此村內祠堂特多。村內每年最重要的神誕活動,相信是在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三日舉行的關帝誕。據學者的研究,這個接近元宵的賀誕活動,可能是由昔日的社神祭祀演變而來,難怪在賀誕活動中仍保存著燒馬化榜的儀式。按村民表示,以前是有請喃嘸師傅做儀式,並有劈沙羅和扒船,跟新界一些鄉村的太平洪朝有點近似,亦算是社祭的印證。只是這些已以於很多年前停止,到了近年,一連三天的活動中,粵劇表演已成為最重要項目,正誕當天所見,日夜場都座無虛設,十分熱鬧。

請神 - 正月十一日

賀誕首天的活動,由請神儀式開始。下午四時,由村公所和青年會的一醒獅兩麒麟引領下,村民齊到村後的協天宮去請神。入廟拜神後,村民分工把神祇所屬物品,如關刀、花、牌匾等,拿去神壇。接著抬出神轎,將關帝和隨從像請出並安放好,然後在麒麟和醒獅開路下,接往神壇。關帝被安放在神壇,和其他神祇和伯公並列後,村民便陸續上香,至此請神儀式結束,全程約半小時。接著工作人員在戲棚內貼上村內戶頭人名榜,而其他村民則聚集在戲棚外準備享用盆菜宴。據說請神過程中,應不容許女性進入廟宇,但村民對村外來訪女性並沒有限制,相當友善。

拜神 - 正月十三日

下午四時,戲班表演過場休息,村民在醒獅麒麟帶領下,抬著燒豬,齊集神壇前,向關帝及一眾神祇作獻供。儀式簡單,只需十分鐘便完成,之後村民繼續欣賞他們喜愛的粵劇。

燒馬 - 正月十三日

晚上十時,村民把放在神壇旁的功曹馬和寫上村內戶頭人名的榜文,帶至戲棚外,然後燃點火化。儀式雖帶有宗教意義,但沒有道士參與,由村民自己負責,而過程亦只需十多分鐘。至於戲棚內的戶頭人名榜,據說會在翌日早上九時的送神儀式中再作火化。等待燒馬期間,不少村民齊集戲棚外的空地,全村一片喜氣洋洋,節誕味道甚濃,和城市人在大型商場中過節的氣氛截然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