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蹤新推介

蕉徑古洞觀音誕2023蕉徑古洞觀音誕2023 10/3/2023 (農曆二月十九日)

隨著疫情漸過去,觀音誕慶賀回復熱鬧,先後到蕉徑和古洞,感受賀誕氣氛。蕉徑龍潭古廟前,各花炮會都帶同醒獅麒麟來進香,並參與抽炮活動。至於古洞,適逢賀誕七十周年,特別安排龍獅表演、盆菜宴和神功戲,只可惜前幾年曾舉行的搶花炮,今年就取消了。正誕日還安排了落地賀壽演出,只可惜和蕉徑抽炮差不多時間進行,只能二選一了。

雷公田賞紅棉 11/3/2023 - 天晴

雷公田賞紅棉

去年因疫情,無緣到八鄉軍營欣賞紅棉,今年重新開放,還加了Kapok Road的指示,吸引不少遊人來賞花兼獵影。賞花前,先到凌雲寺,看看新建的山門。剛巧碰上觀音誕法會,寺內傳來陣陣誦經聲,增添氣氛。到軍營探紅棉後,續到雷公田的引水道,觀賞盛放的禾雀花,作輕鬆半天行

輕登馬鞍尋杜鵑輕登馬鞍尋杜鵑 8/3/2023 - 天陰轉晴

又到馬鞍賞杜鵑的日子,今年較往年早了點登山,看看花況。不知是否花期不合還是今年盛放不再,沿途杜鵑不多,礦場脊頂也僅見極少量羊角杜鵑,只好到馬鞍山頂俯瞰十四鄉的翻天覆地景象。由於是非假日,加上「在家工作」的安排已減少了,山上遊人不多,牛群可躺臥在假日被遊人霸佔的昂平草原上,享受大自然的寧靜。

遊谷探埔上金龍 5/3/2023 - 天晴

遊谷探埔上金龍

繼之前的「谷埔願景」,又來一個「遊谷探埔」的項目。前者為港大建築學院所展開的村落保育研究,曾開放啟才學校作展覽,當時的陶瓷藝術裝置仍留在灘岸上。至於後者,則為中大建築學院的研究復修,將位於谷埔五肚的村屋修復作保育基地。兩者加上理大設計學院的「重聚谷埔」,皆為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下,同樣以谷埔作核心的項目。保育研究是好事,但個別項目能否延續並為鄉村帶來重生,倒也不易。五肚位置偏遠,未必吸引遊人來訪,今趟來探,順道走村後山徑,直上金龍脊。先往竹林隧道走走,然後沿山脊下走雞谷樹下。除了俯瞰谷埔外,尋找途上的雞谷樹界石也是樂趣,今趟在另一位置找到另一塊界石,也算是意外收獲。

洪聖誕慶賀2023洪聖誕慶賀2023 4/3/2023 (農曆二月十三日)

經過三年疫情後,節誕活動復常,今年的洪聖誕,幾處地方都安排熱鬧慶賀,並冠以文化節和嘉年華為名。龍獅表演、神祇出巡、神功戲表演,到搶花炮都重現,為節誕增添不少氣氛。先後到了鴨脷洲看巡遊,和河上鄉看落地例戲和搶花炮,只可惜滘西的醮會和抽花炮就無緣參與了。

上塘下河背 28/2/2023 - 天晴

上塘下河背

到了禾雀花的季節,到下花山去看看掛滿樹上的串串黃花。之後上山頂,俯瞰荃灣景致。續循元荃大道經蓮花山廢校走至上塘,轉入廢村文苑大屋,循環山腰山徑走至昔日的鎢礦場地,看看富貴龍洞口。續沿山徑走,接上林務車路。循車路走往河背方向,轉踏山徑直下水塘,環塘走一圈,穿竹林隧道,欣賞S形堤壩,然後下走河背村。

爐仔筊杯過深涌爐仔筊杯過深涌 25/2/2023 - 天晴

海下的爐仔石,山雖不高,但可俯瞰海下灣和灣仔半島,亦可遠眺黃竹角咀,景觀不俗,只是有點偏遠,故遊人不多,從攔路坳登山的路徑已闢為開揚大道,輕鬆易走。從爐仔石過筊杯石,欣賞這奇特石景。由此下走涌沙頂大灘,行程似乎太短,於是經林區,看看那塊相信連當事人也已忘掉的植林紀念牌,下走海下路。之後由白沙澳走到深涌,再賞那片草原和重見天日的公民學校。離開深涌,踏海畔小徑走到榕樹澳,循稍沉悶的引水道,邊看對岸高樓漸現的十四鄉,邊步往水浪窩。

環走船灣淡水湖 22/2/2023 - 天晴

環走船灣淡水湖

天氣涼快又乾爽,正好來一趟走郊遊徑繞船灣淡水湖。過往環湖多循逆時針方向,今次改為順時針,從烏蛟騰走至大美督,依次經過馬頭峰、赤馬頭、橫嶺、大峒、觀音峒、石芽頭、鹿湖峒、三門山和長牌墩一眾群山。沿途是開揚山脊,景觀一流,雖有點煙霞,但不減其吸引力。虎頭沙半島一帶廣種植物,過往可俯瞰老虎笏內灣,現在已被樹叢阻擋,不過倒也同時提供了遮蔭地方。

重遊紅石門重遊紅石門 18/2/2023 - 天陰轉晴

位處新界東北偏遠海岸的紅石門,於2003年曾兩度探遊,之後二十年竟未有踏足,決定重遊,回味昔日旅趣。從烏蛟騰走古道過上下苗田,轉入山徑經馬尿河、黃竹涌和大水湖,走至紅石門。回程經小水塘上觀音峒,走至大峒,下降回下苗田,再返烏蛟騰。路線和二十年前一樣,昔日的迷蹤地帶已變成明確山徑,但景觀依舊,仍是那麼吸引。紅石門一帶的嫣紅灘岸,絕對讓人留連忘返。步上觀音峒,沿已成為郊遊徑的山脊,邊賞兩邊山野景致,邊回憶當年摸黑前行,仿彿回到二十年前那刻,令人緬懷。回到烏蛟騰,順探李廣將軍箭,據村民說還有百發百中石,只是已不知所蹤呢。

水口石門遊 15/2/2023 - 天晴

水口石門遊

自2007年走過水口半島,十多年竟未曾重遊,於是再走一趟,並登上較少遊人的石門山。從石壁水塘起步,先探石刻和已荒廢的洪聖古廟,然後循鳳凰徑繞走水口半島。沿途景觀一般,難怪屬較少遊人的鳳徑路段。走至半島南端,轉左接山徑,朝山上走。登山路徑時隱時現,更不時要在大石間穿走,如無布帶指引,也得費不少功夫覓路。走至石門山山頂,可環視水口灣和鳳凰山嶺,並遠望鄰近山頭唯一尚走探遊的山火瞭望站。下山路相對較容易,經過盾牌石,很快便下走至筷子路。這筷子路從嶼南路延伸至水口半島南端,除了近嶼南路的紀念碑提及修橋外,倒不知興建這車路是作何用途。走至水口,探探路旁福德墓,方知重修後已變成福綠公呢。

霧遊橫七古道霧遊橫七古道 12/2/2023 - 天陰有霧

天色欠佳,山野盡是雲霧,難有好風景,於是走走橫七古道,從南涌走至大美督,作為運動。沿途沒有特別景觀,連平時從尤德亭俯瞰鹿頸南涌的好景致,也盡被雲霧遮蓋。經過的廢村破屋,已日益破爛,恐怕終有一天倒塌。至於途上的吊鐘,花期已到尾聲,只餘寥寥可數的完整小鐘花兒,讓人欣賞。

蓮花地太平清醮2022 23-27/12/2022 (農曆十二月初一至初五)

蓮花地太平清醮2022

五年一屆的蓮花地太平清醮在疫情下舉行,除了取消神功戲及簡化行鄉賀醮外,科儀依舊,以達酬神超幽祈福目的。因只參與部份環節,只能輯錄相關相片。

龍躍頭閒走龍躍頭閒走 8/2/2023 - 天陰

天色陰暗,登山無景致,於是來趟輕鬆行,到粉嶺龍躍頭一帶走走,尋覓點點歷史遺跡。先探昔日新界裁判署,看看「軌在粉嶺」展覽。之後到聯和墟看相信為活化而正被煎皮拆骨的聯和市場。過沙頭角公路到工商區,看看昔日安樂村殘留的社壇、碑石、和隱於工廈間的舊建築。過麻笏河,經崇謙堂到龍躍頭,循文物徑遊圍村、宗祠和廟宇。信步經馬料水新村到軍地探村校義祠,然後於新圍軍營旁走到覲龍圍,回到文物徑,結束閒遊。行程中有不少碑記,有大坡碑、不准繫牛碑、橋碑和建路碑,為閒遊增添不少歷史味道,而在馬料水新村附近的達揚路,也有建路捐助牌,道揚來自紀念為馬料水遷村作出貢獻的凌道揚先生,至於鄰近的凱榮路,其名字由來,就尚待考究。

大澳土地誕2023 10/2/2023 (農曆正月廿日)

大澳土地誕2023

中午過後才到大澳,各花炮會已完成進香,福德宮前回復寧靜,但戲棚內滿是觀眾,欣賞停了兩年而再次演出的神功戲。各花炮會成員亦趁機聚首,加上醒獅慶賀,非常熱鬧。

粉嶺太平洪朝2023粉嶺太平洪朝2023 5-6/2/2023 (農曆正月十五至十六日)

今年粉嶺的太平洪朝已回復如常,回顧之前兩年(2021年2022年),因疫情嚴峻,部份環節難免受影響,如搶雞毛改為派發,朝粥和歌唱表演取消等,但拜祭活動仍維持著,以達驅疫目的。今年再見熱鬧,除了歌唱再度表演外,村民亦齊參與歡聚,基本上已回復到疫情前的模樣,不過搶雞毛已轉為象徵式,繼續以派發形式分給村民,也算是一種變化。

紅花嶺下蓮麻坑 31/1/2023 - 天晴

紅花嶺下蓮麻坑

按漁護署的建議,紅花嶺郊野公園內會開闢遠足徑,其中包括從擔水坑上亞公角,經二峒和三峒上紅花寨,續過紅花嶺,然後下走蓮麻坑。這路線一年前走過,今趟再行,沿途較急斜山坡已闢了梯級,相信工程很快便完成。這路線風景優美,應為有吸引力的郊遊路線,不過出入蓮麻坑,沒有禁區紙,得繞道而行,略為不便。在二峒三峒和紅花嶺一帶,有不少吊鐘,頗堪欣賞。至於鄰近的禾徑山,見堆填區泥路已伸展至山頂,不知那疑是麻雀嶺墩台的石砌遺跡是否尚存了。

汀角協天宮誕2023汀角協天宮誕2023 1-3/2/2023 (農曆正月十一至十三日)

疫情影響漸減,節誕活動復常,新春的汀角協天宮誕慶賀再現熱鬧。除了疫情期間仍保持著的請神拜神和化馬外,今年復辦神功戲和盆菜,並有雙龍麒麟表演。可能戲迷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欣賞神功戲,汀角戲棚內座無虛席,非常熱鬧。

天公誕慶賀 農曆正月初九

天公誕慶賀

農曆正月初九為天公誕,慶祝玉皇大帝的誕辰,亦為天地父母慶賀。今年和去年先後到深井天地父母廟、屯門三聖廟和樂富慈德社天后宮去看賀誕,相比之下,今年因疫情影響減退,舞獅餐聚重現,回復熱鬧氣氛。

深井圓墩行深井圓墩行 29/1/2023 - 天陰

新春閒遊,到深井後山走一圈,看看吊鐘。從深井天地父母廟上清快塘喜香農莊,欣賞盛放桃花。之後越山坳,探賞沿途的吊鐘,然後下降至深井沉澱池,看看綻放的吊鐘王。循車路上走至圓墩觀景台,遠眺青馬大橋。回走至引水道,踏山徑上登圓墩營地的大草坪,探探昔日村屋,然後踏石級下降至引水道,步回沈澱池,輕鬆下走到深井。

野豬徑上紫羅蘭 25/1/2023 - 天陰

野豬徑上紫羅蘭

繼續賞吊鐘,今趟到紫羅蘭山。登山前,先走野豬徑,嘗重遊山腳的吊鐘林,豈料全無花影,可能花期不合吧。登山途中,俯瞰大潭篤海灣,並欣賞水壩車路。跨過野豬徑山頂,轉上美景路段車路,經過電纜塔,發現塔上已無架空電纜連結,再看鄰近電纜塔,也是孤獨地立在山坡上。原來這一帶已使用超過四十年的電纜塔正開始拆卸,相信再過一段日子,電纜塔就會消失在這兒的山野間。經過大潭水塘,上走至陽明山莊,接港島徑直登紫羅蘭山欣賞吊鐘。下走經紫崗橋出淺水灣,順道到深水灣,探探那道據說和赤柱古道同年代並猶幸尚存的石橋。

新春探獅貓新春探獅貓 23/1/2023 - 天晴

踏入兔年,再登獅子山,選由法藏寺走獅尾脊,經傻人塔上山頂,俯瞰煙霞下的市區景致。之後下降接麥徑,續登雞胸山,下經貓仔石走至蝌蚪坪。時值新歲,獅子山上滿是遊人,相當熱鬧,隨著疫情漸過,相比過去幾年的登遊,今趟遇上的遊人似乎都心情開朗,享受新歲。

敬羅雲山接松嶺 20/1/2023 - 天陰

敬羅雲山接松嶺

大埔頭和龍躍頭的鄧氏,源自同一祖先,巧合地彼此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都會於今年舉行,今趟就由大埔頭的敬羅家塾走到龍躍頭的松嶺鄧公祠。從大埔頭輕登雲山,然後下走流水響水塘,途中走上雲山副峰的大排峒,探探昔日軍事設施。流水響水塘的落羽松色彩已近尾聲,但仍有不少遊人來欣賞。離開水塘,緩步走至龍躍頭,到老圍前的松嶺鄧公祠,完成鄧族兩地連走。

牌額枕蓋賞吊鐘牌額枕蓋賞吊鐘 18/1/2023 - 天晴

又到新歲賞吊鐘的日子,今年比往年早一點,趁尚未現人潮,到大枕蓋和鹿湖郊遊徑,欣賞初開的嬌豔小花。從北潭凹經未見遊人的營地上牛湖墩,俯瞰赤徑海灣景色,沿山脊走至牌額山,登頂縱瞰四野,然後下降到鹿湖郊遊徑,沿徑來回走一段,欣賞兩旁的吊鐘。續上大枕蓋,大部份仍是花蕾,未至漫山嬌紅的景況,但勝在遊人較少,可細賞已掛在枝頭的小鐘。賞花後,輕鬆下經萬宜坳至北潭涌。

大帽探貓 14/1/2023 - 時陰時晴

大帽探貓

大帽山上的大貓,已出現了一段日子,往打卡的人潮已不再,於是往遊一看,先跟衛奕信走上鉛礦坳,然後轉隨麥理浩穿越雲霧上四方山,之後往探互不相見的貓與鼠,並俯瞰雲霧間的觀音山。續上大帽,看過波波,到半山俯瞰八鄉,然後下降荃錦坳,到山腳才看到藍天白雲下的觀音。

東京近郊遊2023東京近郊遊2023 3-11/1/2023

已有好幾年沒有到東京,趁疫情影響減退,再訪日本,到東京及其近郊作短遊。今趟運氣不錯,連續數天從不同角度都可欣賞到富士山,相當滿足。適逢新歲,不少人到神社參拜,加上有慶賀活動,氣氛相當熱鬧。經常有香港人說到日本旅遊是回鄉下,這也難怪,走在東京街頭,或是在旅遊景點和食肆,都會聽到廣東話,仿如置身家鄉,令人不覺是在外地。

大棠賞楓過深井 30/12/2022 - 天晴

大棠賞楓過深井

又到大棠紅葉季節,也去湊湊熱鬧。大部份遊人都循大棠山路上楓香林,為避開人潮,選走楊家村上黃泥墩水塘,享受寧靜。續走至清景台,欣賞大欖涌水塘,然後走麥徑經伯公坳佛祖廟至楓香林。雖非假日,但來賞紅葉的遊人也不少,幸好只是抬頭欣賞,彼此不太阻礙。賞罷紅葉,踏無古味的元荃古道至清快塘,經喜香農莊下走深井。

烏蛟騰荔枝窩遊烏蛟騰荔枝窩遊 28/12/2022 - 天晴

烏蛟騰附近的紅葉正盛,吸引不少遊人來欣賞。賞紅葉之餘,順道走走荔枝窩、梅子林和蛤塘,續經阿媽笏上昔日山火瞭望站,然後循郊遊徑下走降下坳。荔枝窩、梅子林和蛤塘三村,都有不同程度的保育,既有復耕,也有藝術活動,為偏遠村落帶來生氣,吸引遊人來訪。

嘉道理下八鄉 18/12/2022 - 天晴

嘉道理下八鄉

八鄉蓮花地的五年一屆太平清醮開始,參與醮會前,先到嘉道理農場走一圈,然後下走八鄉,遊遊凌雲寺和古廟宗祠。站在觀音山,俯瞰林村河谷群村,續走上稍高山坡,縱目層疊的觀音刀刃和桂角群嶺,景色優美。凌雲寺的入口正進行美化工程,旁邊的凌雲女子佛學社頹垣已消失,而偃月池亦不再一潭死水,看來工程完成後可吸引善信來臨了。走到八鄉古廟,正好趕及醮會迎神,感受熱鬧。

上水坑頭安龍清醮2022上水坑頭安龍清醮2022 15-17/12/2022

過去十多年參與過不少醮會,其中2008年在上水坑頭村的安龍清醮,醮會規模不算大,但相當有特色,加上村民熱情,感受最為深刻。轉眼十五年,有幸又可以參與,同樣感受到村民的熱情,令人留下愉快的回憶。

鹿巢昂平下西貢 18/12/2022 - 天晴

鹿巢昂平下西貢

冬日天氣雖有點寒冷,但陽光普照,走在山野也頗舒適。從馬鞍山村上鹿巢山,走到獨木舟石,出乎意料地竟全無遊人,可獨賞石景。下降接麥徑,走到大金鐘下的昂平,遊人寥寥可數,可能寒冷天氣令不少人卻步山野。踏麥徑降茅坪,遊人漸多,轉朝北港下走,續接環山腰古道到黃竹山新村,輕鬆走至西貢。